JIANYE MAGAZINE
我们曾经依靠双手来存储“丰衣足食”的记忆,那些时光带着人的体温与情味,与自然之物相会融合共生。如同潺潺流水的复调,时而婉约时而恢弘的民间智慧,在心口相传之间,塑造着东方文化的肌体和中国人的性格。
日本民艺运动的发起人柳宗悦曾说:“民艺中含有自然之美,最能反映民众的生存活力,所以民艺之美属于亲切温润之美。在充满虚伪、流于病态、缺乏情爱的今天,难道不应该感激这些能够抚慰人类心灵的艺术美吗?谁也不能不承认,当美发自自然之时,当美与民众交融之时,并且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时,才是最适合这个时代的人类生活。”
诚然,民艺代表了一种成熟的美,手艺的温暖对人的心灵是一种慰藉,一种回归的道。
一支毛笔,承载着千百年饱含自然与体温的手工技艺;一种音韵,记录着中国戏曲文化的传承与嬗变;一张古琴,寄寓着千百年来文人的风凌傲骨与超凡脱俗的处世心态。在那些苦下功夫才能领悟的绝活中,心口相传的不只是繁复的创作技艺,更重要的还有中国人传道授业与学习为人的秉性。家族、父子、师徒,传承、延续、消失……透着感叹,也惹出眼泪。
本期《建业》我们联合壹脉文化,尝试对中原民间手艺和文化的传承进行探讨并持续关注。在开封七盛角非遗文化馆,陆续采访到汴京宋室风筝第六代传人宋长虹、国家级非遗二夹弦传承人田爱云、大宋散卓毛笔第三十二代传承人刘好亮……我们更延伸视角,将目光聚焦于民艺的守望者和推动者,他们坚守、记录、整理、寻找、融合,以一己之力支持着中原手艺,探索着可持续化的运作模式,赋予着古老民艺新的生命力。
在这个文化回暖还寒的大时代,坚守人文情怀也许是最难的事情。无论企业还是个人,都难免默默咬牙走过一段黑暗又孤独的旅程。这多少需要一点理想主义,正如尼采所说,在自己身上克服这个时代。
访问那日,古都开封下了整夜的雨。难以想象千年前宋代的模样,但仍觉得那个时代民间的技艺仍在传承,它们隐在街头巷尾、惶惶人群里抑或断壁残垣间,等待有心人发掘,掸去尘土重焕新生。
——澎湃特约评论员陈曦以此为题撰文,谈女教师罚站学生被关派出所7小时。文中说道,特权是一种身份、背景和权力的象征。作为治安行政和刑事执法机关的公安机关,其武装性质在一定程度上赋予了警察某种专权。然而可以有专权,却不应有特权思想。“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绝对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在行使公权力的过程中更应注重对公民私权利的保障,审慎行使自己的职权,而不是在特权思维的主导下,将“别人做不到的我能做到,别人抓不了的人我能抓”贯彻到底,这种特权思想则是对其应承担的义务的否定。
所谓基于“动物化”表达的情感需求,是人们对于在社交平台上带有萌属性的东西的渴望。在现代的快节奏的生活中,几乎所有人,尤其是青年群体都会有力不从心的感觉,同时伴随着中国整体社会结构的大转型,青年人所面对的压力常常转化为迷茫、焦虑等情绪。这些情绪甚至还会被社交平台上一些比较富有争议的言论无限地放大。所以心理问题以及对应的情感需求往往是呈现一种集体性的趋势。而可爱的动物就是给这个时代紧绷的神经的一种“心理按摩”。
——《“今天也要加油鸭”——“动物化”社交下的我们》一文中说,年轻人在社交网络上的话语模式似乎呈现出了一种“动物化”的趋势,越来越多的各种各样的动物形象以图文的形式介入我们在社交平台上的日常化表达体系之中。“今天也要加油鸭!”忽然之间,社交平台上的无处不在的“呀-鸭”转换成为年轻一代自我与互相鼓励的流行句式,让人瞬间充满希望,元气满满。从“加油鸭”到各式各样的小猫小狗,再到动物们可爱搞笑的表情包、动图……“动物化”交流下的我们仿佛在社交平台上更加游刃有余。
我果为洪炉大冶,何患顽金钝铁之不能陶熔;我果为巨海长江,何患横流污渎之不能容纳。
——2006年建业足球冲超成功。当媒体记者问及老胡在来年更为复杂的中超环境中,建业将如何生存时,老胡引用了《菜根谭》中的这句话作为回答。时隔12年,9月老胡做客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之声《企业家夜读》节目,谈到足球依旧引用这句话。风雨征程24年,老胡对建业足球心志始终如一。
2毛一斤收腐烂苹果榨汁,声称“出口”就能洗白了?
——近日,媒体暗访发现,山东青岛莱西腐烂变质的落地苹果被大量送往青岛海升果业加工成果汁。相关部门检查时发现,大量腐烂苹果通过拣选流水线,按照公司张贴的标准,这些苹果都不符合标准。该企业称,果汁档次高,95%出口,后改口称全部出口。企业大张旗鼓收购烂苹果,食药监部门以“出口”为托辞称管不了,一家“真材实料”、专坑外国友人的“良心企业”就是这样炼成的。
在移动互联时代,原来根本无从开发利用的碎片化时间都可以被吃干榨尽。在融媒体时代,电视、广播、互联网的优势资源也完全可以贯通共享。这个趋势之下,评书已经穿过电波,经由互联网走进更多人的生活。苦苦等待的大结局可以直接找补回来了,而如单老一般“地标性”的老艺术家们,他们的音容笑貌,也将在海量的传播与欣赏中永存。像电影《寻梦环游记》想讲的那个道理:被后人遗忘才是“最终意义”上的死亡。所以单老应当是欣慰的,每天有上亿人在听他的110余部评书,他,还在这个世界之中。
——单田芳老先生走了,学者曹东勃在腾讯大家撰文表示缅怀之情。
舆论的喧嚣代替不了法律的审视,激进的观点不能代替事实本身。道德的归道德,法律的归法律,方能定分止争、各得其所。江歌案也是如此,只有公正的审判,包括法庭上严谨的证据呈现,对事实的厘清,对是非的认定,才能将这起事件从“口水战中”打捞出来,也才能让苦难者看到公正,让愤怒者得到安慰。
——10月15日,江歌母亲江秋莲在网上发布消息,称收到从日本寄来的公证法律文件,并将对刘鑫提起法律诉讼。这让沉寂一年的江歌案再起波澜。对此,媒体人沈彬如此评论。
2016年底,壹脉文化进入《建业》编辑部的视野,源于开封七盛角的非遗文化馆,而更重要的是壹脉公众号上那句“真实地记录传承者”。编辑部以“民艺复归”为题,尝试对民间手工艺和民间文化的传承进行探讨并持续关注。
2017年4月,老胡偕同中国企业家俱乐部核心成员马云、马蔚华、刘永好等45位大咖走进非遗文化馆,感受中原非遗文化;5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走进非遗文化馆,短短二十分钟的参观,令中原民艺与壹脉文化一度成为新闻焦点。
随后,编辑部多次前往开封、濮阳、安阳、许昌、洛阳等地,试图实地探访民间手艺人,记录他们承续至今的手艺和质朴的生活态度,但碍于种种原因并未能集结成册。在与壹脉文化创始人张晓立的深入交流中,我们逐渐意识到非遗传承人面临的困境和民艺推动者的重要性。
因此在这一辑的策划中,除却关注非遗传承人之外,我们更延伸视角,将目光聚焦于民艺的守望者和推动者——他们可能是传承人的子女、一家公益组织、一家民营企业,或者是一群热爱民艺的年轻人……他们坚守、记录、整理、寻找、融合,以一己之力守望着中原手艺,探索着可持续化的运作模式,赋予着古老民艺新的生命力。
民间手工艺不仅仅是一项旧时匠人的谋生技艺,更是关于我们过去生活的记忆,也即“来时的路”。我们探讨民艺的复归,是试图在手艺留存之外,唤醒人们的保护和传承意识,探寻传统民艺在当下和未来的新生之路。
一支毛笔,承载着千百年饱含自然与体温的手工技艺;一种音韵,记录着中国戏曲文化的传承与嬗变;一张古琴,寄寓着千百年来文人的风凌傲骨与超凡脱俗的处世心态……本期《建业》我们联合壹脉文化,尝试对中原民间手艺和文化的传承进行探讨。在开封七盛角非遗文化馆,陆续关注到数十位非遗的传承者、守望者和推动者,他们坚守、记录、整理、寻找、融合,以一己之力赋予着古老民艺新的生命力。
心手传家
传承人宋长虹
[释义]宋室风筝
汴京宋室风筝,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两宋时期,风筝在社会经济和文化活动中占有相当地位,汴梁风筝经千年传承,至今不绝。宋室风筝造型逼真,画工细腻,扎工精巧;组装骨架,携带方便。最独特之处在于象形类品种丰富,比例形状都和真的相似,且多取材于市民喜闻乐见的虫、鱼、鸟、兽,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乡土气息。传承发展的过程中,不仅实现了对自身的延续,同时也推动了民俗文化的活态传承。
[传承人]宋长虹
1975年生,河南省开封市人,汴京宋室风筝第六代传人。自幼跟随父亲宋天亨学习传统风筝制作,对学习传统手工艺的执着和酷爱坚持至今。积极参加非遗作品展示活动,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多次接待国内外大中小学生来工作室学习制作风筝。
风筝最早可追溯到东周春秋时期,至今已2000多年。而到了宋代,放风筝真正成为人们最喜爱的户外活动之一。宋人周密在《武林旧事》中写道:“清明时节,人们到郊外放风鸢,日暮方归。”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宋苏汉臣的《百子图》里也都有放风筝的生动景象。如今在汴梁,仍然有人用双手扎着精美的风筝,其中最有名的当数“宋室风筝”。
“碧落秋方静,腾空力尚微。清风如可托,终共白云飞。”在别人眼里,风筝代表春光莫负,代表天伦之乐,而在汴京宋室风筝第六代传人宋长虹眼里,风筝是用手写就的家史,用热爱修饰的艺术品,用古老技艺加持的身份。
“家里代代相传风筝制作手艺,到了我父亲宋天亨已是第五代。我父亲的曾祖父就做风筝,父亲也是从小耳濡目染,又对画画有着浓厚的兴趣,后来写意画的功底全用到了风筝上。并且他酷爱《动物世界》,观察动物如何运动,比如老鹰、仙鹤的翅膀飞翔时如何振动等等,也逐渐影响了我们的风筝‘象形’类的风格。”宋长虹聊起家里的手艺传承,已然是娴熟、热爱的状态。做风筝的手艺,着实是门学问。手工制作风筝要经过很多道工序。选择好蝴蝶、蝙蝠等形象造型,之后在绢面上勾勒出线条,细细填上鲜艳的颜色,用熨斗将绢面熨平;然后在酒精灯的加热下将晾干一年的竹篾烧弯,每一根竹篾都是一刀一刀削出来的;接着将竹篾上胶,用线绳固定,以使骨架牢固;然后上胶贴绢面,修细节,成型,试飞……
“我父亲一做就是几十年,熬得也患上了眼疾。医生多次叮嘱不能再过度用眼,可父亲一口气又扎了几百套不重样的微型观赏风筝‘百蝶图’以及各类虫、鱼、鸟、兽的风筝,就是希望这门手艺能结结实实传下来,不能在自己手里断了……我也自然而然地接了下来,如今更多地在青少年以及家长中做风筝知识的普及和手工课,让更多的人能够亲身体验到这门手艺,并且发现其中的趣味。而且我也有意识地钻研绘画、改良它的工序制法,让宋室风筝更精美地延续。”
隐没无言
传承人田爱云
[释义]二夹弦
中国地方戏曲,主要流行于河南省东部及北部、山东省西部、江苏省北部和安徽省北部一带,因其伴奏乐器四弦胡琴每两根弦夹着一股马尾拉奏,因此被形象地称为“二夹弦”。它吸取了花鼓、梆子、琴书等诸多戏曲精华,曲调优美流畅,声腔委婉细腻,生、旦、净、丑的唱腔都有“真腔吐字,假嗓行音”的特点,号称“半碗蜜”。因其起源于民间流行的民俗小调,故在民间乡村有着浓厚的群众基础。当时的开封二夹弦几乎成为全国闻名的唯一代表开封的戏曲品牌。2007年开封二夹弦入选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传承人]田爱云
1941年出生于山东省菏泽市安兴镇,自幼家庭贫困,8岁开始学戏并拜二夹弦第四代传承人李学义、张素云等人为师,12岁开始登台演出,16岁进入开封市二夹弦剧团。开封市二夹弦剧团团长,国家二级演员,河南省首批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
作为中国传统的地方戏曲,二夹弦在苏鲁豫皖地区,尤其是在乡村,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开封二夹弦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开封二夹弦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田爱云对二夹弦情有独钟,经过多年的悉心钻研,在继承发扬传统的二夹弦唱法之外,她还吸取了京剧、豫剧等多种戏曲的特点,形成了自己别具一格的开封二夹弦唱腔调门,使观众听起来倍感新颖别致。然而,受资金、场地、人才影响,二夹弦已经成为濒危曲种。为了让二夹弦活下去,田爱云付出了将近一生的心血。1984年,开封二夹弦剧团被撤销。此后,辉煌至极的开封二夹弦一落千丈。退休后的田爱云本应享受天伦之乐,但内心深处的隐痛却时时折磨着她:难道开封二夹弦就这样销声匿迹了吗?不行,决不能让它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手中消失!于是田爱云作出一个令人震惊的决定:卖掉家里仅有的两处房产,集全家之财力,展开抢救开封二夹弦的行动。“既然要做,就要做好。2002年,我自费创办开封二夹弦艺术学校,招来了几十名学生,请了以前二夹弦剧团的同事当老师,还给孩子们上文化课。2004年,在开封市二夹弦剧团重新成立之后,这些孩子开始陆续登台演出,剧团也很快有了很高的名气。可是没多久,由于资金短缺等原因,孩子们都被高价挖走了,剧团最终也只能解散。”2008年,田爱云入选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名录,与此同时她还面临着一身债务、投入了无数心血的剧团解散、传承二夹弦的希望渺茫……每每说到此处,田爱云就难以控制情绪,泣不成声。培养热爱戏曲的氛围是一项需要全民参与的大工程,还需要很长时间,尽管缺乏年轻的传承人,但田爱云仍然在二夹弦传承之路上默默坚守着。“既然国家授予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称号,我就有义务把开封二夹弦这个文化品牌传承下去。二夹弦后继有人,这门艺术就传承下来了,我也就放心了。”
弦音古道
传承人王栋
[释义]古琴斫制
古琴是中国最古老的、活着的音乐,也是中国文人的音乐语言。对于古人来说,古琴的角色不仅是一种音乐,更是一种艺术,是一种“道”。古琴艺术的传承不仅表现在琴派、琴史、琴人、琴谱、琴曲等演奏艺术上,还表现在斫琴(精工细作古琴的工艺技术)。古琴面圆底平,象征天圆地方。琴长三尺六寸六,象征一年366天。琴上13个“徽位”(音阶),代表一年12个月加1个闰月。古法斫琴技艺极其复杂,从原料加工到成品经历300多道工序,制作工期长达三年左右。
[传承人]王栋
1974年生,郑州管城区人,毕业于河南大学,斫琴师石振中先生的外孙,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斫制技艺传承人,中州派古琴传统制作技艺传承人。1991年开始随石振中先生学习传统古琴制作技艺与弹奏;2004年创办郑州畅古山房斫琴工作室;2010年出版《斫桐集——古琴制作与修复》一书,是当时中国古琴史和出版史上第一本专业古琴制作与修复的书籍,也是中国古琴斫琴师首次对古琴制作秘密的公开。
在中国古代社会漫长的历史阶段中,“琴、棋、书、画”历来被视为文人雅士修身养性的必由之径。古琴因其清、和、淡、雅的音乐品格寄寓了文人风凌傲骨、超凡脱俗的处世心态,千百年来一直是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手中爱不释手的器物。由于古琴的传承受到派别和古琴特殊记谱方式的限制,加之其传习多属于言传身教的方式,古琴逐渐在不同地区形成了地域性的流派。河南因地处中原,河南古琴的风格流派被称做中州派。早在公元前662年,卫国人在楚丘(今河南濮阳西南)建城时唱道“椅桐梓漆,爰伐琴瑟”。由此证明,河南人早就懂得选用桐木、梓木来造琴了,这种用桐木做琴面,梓木做琴底的选材一直沿用至今。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斫制技艺传承人王栋,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就跟随外公——中州名家石振中先生学习传统古琴制作技艺与弹奏,2004年创办郑州畅古山房斫琴工作室,一面斫琴,一面教授学生,努力使这门技艺发扬传承下去。古琴由于其文化特性导致制作工艺十分复杂,一张琴的制作工期长达一年或者更长,工序繁复,学习周期长。现在真正按照传统方式制作古琴的传承人越来越少,随时面临着断代的可能。王栋坚持古法制琴,选料通常会选用150~200年以上的木材,经过备料、合琴、灰胎、安装附件、髹漆、装足、打弦等300多道工序,历经1~3年才最终完成。
“现在很多人仅仅把古琴当成一件乐器,其实它内在是一种人与天地、自然的沟通。”王栋如今每周都会抽出几天时间到深山里教孩子们和自己的学生弹琴,给他们讲千年的故事。“我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老师,但我希望弟子们能明白这份传承的意义和责任,实实在在把古琴这门技艺传承下去。”几十年斫琴经历,王栋一路坚韧走来,早已与古琴融为一体:“从古琴当中,我最大的收获应该是,让我能找到自己的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我相信,我的琴会带着我的气息,飘向遥远的未来,千年之后依然有人在用我的琴弹奏着这些古音。”
泥塑生命
传承人憨刀
[释义]泥咕咕
泥咕咕,河南极具特色的手工艺品,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它和中国民间传统泥玩具类型一样,是在一种极为封闭的条件下世代传承的黑底彩绘。“咕咕”指斑鸠的叫声,泥咕咕就是以斑鸠的叫声取名,相传这门手艺源起于唐朝,传到如今原料依旧是最简单的泥土,并多以三国、水浒古典名著人物和飞禽走兽作为题材。泥咕咕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体现了中华民族生命力与创造力,是历史文化长河中留存下来的活化石。
[传承人]憨刀
憨刀,原名宋楷战,一个行走在灵魂上的痴者。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2008年被中国美术学院的“雕刻系”聘为客座指导老师,2009年被西安美院“雕刻系”聘为客座教授,2010年被河南大学、河南工程学院先后聘为“艺术系”客座指导老师。作品曾被日本博物院、南京博物院、河南博物院、国内外收藏家等收藏。
在浚县泥咕咕集中产地杨玘屯村,你随便问一位老艺人手艺是怎么学的,他们几乎都会这样回答:“自小跟俺爹学的。”正是这种辈辈相传的方式,保留了泥咕咕身上醇厚、原始意韵。作为土生土长的浚县伾山街道杨屯村人,宋楷战打小就喜欢用泥巴做小玩意儿,常常帮着父母做一些简单的泥塑,长期的耳濡目染,让他逐渐对泥塑制作产生了兴趣。然而父母并不支持宋楷战专门学这门手艺,他们觉得泥塑不过是一个小玩意儿。
背负着来自家人的压力,宋楷战外出打工数年,可他心中始终惦记着故乡的泥咕咕。一个偶然的机会,宋楷战目睹了一位老艺人制作泥人的过程。这让他有了一个想法:辞掉工作,回到家乡,把泥咕咕文化发扬光大。
2006年,浚县泥咕咕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随后浚县出现了许多泥咕咕家庭作坊,泥咕咕产业迎来了春天。但宋楷战对泥咕咕的期待却不仅限于艺术收藏,他立志要给这“古老玩意儿”一片更新更广的天地。
“如何将原生态的泥咕咕融入现代人的文化生活,是我们泥咕咕艺人必须思考的问题。”宋楷战尝试与高校联合建立多个教学实践基地,编制教材,并通过与制酒瓶场等企业联合做定制产品,泥咕咕酒具和茶具一经入市,订单量超200万。
2013年,他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开始系统化运作泥咕咕,赋予古老文明市场化、商品化的新活力,同时又不失传统艺术风范,使之更好地传承下去。
2017年,在七盛角的非遗馆内,宋楷战联合壹脉用展览的形式,向更多人宣传泥咕咕文化。当李克强总理莅临非遗馆参观非遗传承人的手作时,当马云、马蔚华等中国企业家俱乐部理事们驻足在泥咕咕前时,传承千年的民间技艺在那一刻大放异彩。
“我好像已经离不开泥土,它已经成为我身体的一部分,有时做出一件新作品,仿佛能听到它们在向我道谢,不再是冷冰冰的物件,而是有了生命。泥土沉默地躺在我们脚下几千年,而今被手艺人赋予了新的生命,可以说对得起泥土对我们的忠诚。”这是宋楷战的自白。
在让泥咕咕文化融入服饰、建筑、装饰等更多行业的同时,宋楷战正在努力为泥咕咕打造设计、生产、包装、销售一条龙,应用线上线下一体的销售运作模式,让这门技艺真正实现产业化、规模化发展。
在土生土长的地方,做着土生土长的手艺,宋楷战的传承与坚守之路或许才刚刚开始。
一笔千年
传承人刘好亮
[释义]散卓毛笔
散卓毛笔是古代名笔,自唐以来,世传其业,其笔毫约长寸半,藏一寸于管中,一笔可抵他笔数支,称散卓笔,为世人所贵重。这种笔改变了晋代以前的旧制,逐渐趋向软熟、散毫、虚锋。此笔“无心”,不用柱毫,而是用一种或两种兽毫参差散立扎成,笔毫软硬适中,具备尖、齐、圆、健四德。无心散卓笔具有性能柔润、根基牢靠、久用不散、注墨性好、书写流畅的特点。
[传承人]刘好亮
刘好亮先生,项城人,大宋散卓毛笔第32代传承人,多年致力于鹿邑汝阳刘毛笔的传承发展,崇尚道家文化,深得“制笔齐家、立德做人”之家祖真传,将“和光同尘”“见素抱朴”等思想与制笔工艺完美融合,并在“道教祖庭”老子故里河南鹿邑创建了“天地人”牌毛笔,先后荣获“中华老字号”“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等金字招牌。
毛笔作为一种传统又古老的书写工具,有玉管、翠管之雅称。清代杨宾《大瓢偶笔》中说:书之佳不佳,笔居其半。书法要写好,技法固然重要,但毛笔好不好,也是重要的因素。古来就有“蒙恬造笔”之说法,毛笔最早起源于秦朝,相传,刘氏先人刘寅曾为蒙恬的军中文书。他解甲归田之时,将制笔工艺传于刘氏子孙。随着朝代更换,族群繁衍,纸墨演进,书写变幻,毛笔的发展也随之江水分流、花开百枝。唐宋时期,开始流传“散卓”,制笔工艺有重大突破。散卓毛笔含墨饱满,下笔稳健,被历代文人墨客视为文房上等佳品。
作为大宋散卓毛笔第32代传承人,刘好亮多年致力于鹿邑汝阳刘毛笔的传承发展。经他手制作的毛笔,落笔从容帷幄,宣纸上一眼分明。
“我打小就开始做毛笔,祖上几辈人全是以制笔为生,村子里的人也都制笔,起先是小作坊生产,挑着担子在外售卖,后来建设工厂,再后来逐步市场化,直至今日村里做笔的人仅存不多,大多数人都选择外出务工了。”
蔡襄《陶生帖》记载:笔颇精,河南公书,非散卓不可为……散卓笔的制作过程繁杂精细,前后需要历经128道工艺,分毛、脱脂、去绒、装毛井然有序,齐、垫、切、梳、修缺一不可。选毛如沙中淘金,精心挑选,一根根地叠加组合,丝毫马虎不得。装毛考验耐心,将笔毛扎进笔管看似简单,却蕴含着不急不躁的人生哲理。
一支小小的毛笔,是祖先智慧遗留的千年瑰宝。现在科技发达,机器什么都能做,但想做出温度,只有通过手工才能完工。
2016年刘好亮在开封成立了自己的笔业公司,之所以选择来开封这座城,正是看中这片书法艺术的丰蕴沃土。加入壹脉是刘好亮深入挖掘开封文化的契机。在壹脉,刘好亮开设的第一堂手工课,就吸引了许多忠实笔迷。通过开设课堂以及与各类非遗传承人的交心切磋,让他看到了民艺复兴的希望,也找到了坚持下去的动力。
一支毛笔浓缩了传承的含蓄表意,更结下了非遗的笔墨情缘。
弃旧图新
传承人安刚
[释义]篆刻
篆刻是一种拥有三千多年历史的古老艺术,从秦汉一直沿用至今的权威信物,具有象征意义及图腾所特有的神性。它由书法和镌刻结合,是汉字特有的艺术形式。在殷商时代,人们就用刀在龟甲上刻“字”,春秋战国至秦以前,篆刻印章称为“玺”。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规定“玺”为天子所专用,大臣以下和民间私人用印称“印”,到唐宋之际,仍以篆书作印,直到明清两代,印人辈出,篆刻便成为以篆书为基础,利用雕刻方法,在印面中表现疏密、离合的艺术形态,篆刻也由广义的雕镂铭刻,转为狭义的治印之学。
[传承人]安刚
安刚,1970年生于开封,古城汴梁一位“书画印”皆为擅长的艺术家,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所谓书画相通,安刚在创作的道路上不断刷新自己,大胆突破,在摸索中实现艺术道路上的极致追求与个人艺术造诣的涅槃蝶变。
安刚的工作室位于开封古城文化客厅,下沉的空间内错落有致陈放着文房四宝,四面墙壁上悬挂着独有风格的书画作品,而在这一方水墨之间有一处精致往往被人所忽略——那就是篆刻。
“书法家不一定是篆刻家,篆刻家一定是书法家。”书画印本是一脉同源,安刚能将之融会贯通,呈现出书画印作品的完整性与和谐性,蕴含着历久弥新的时代感。有人评价他的作品“书画中有金石味,篆刻里有书画的设计感”,这就是安刚独有的艺术精神。
安刚幼时就用儿童玩具积木为印材,无师自通地反刻文字,涂色钤按,自以为乐。十六岁考入河南省工艺美校,接受系统的美学教育。十九岁拜在尚仁义先生门下,开始正规的篆刻训练。安刚的从艺之路稳扎稳打、循序渐进、终至佳境,这种对艺术的热忱,得以让他踏上一条纯正的艺术之路,并在传承、探索与创新当中建立自己的艺术体系与章法。
因为对书、画、印的全方位综合学习,安刚作品中呈现出来的是兼容并蓄相得益彰,各种艺术表现形式相互滋养,形成一种独有的审美特质。无论是中国风系列还是禅茶系列作品,仿佛都贴上了他的性格标签,具有很强的识别性。
安刚对于篆刻的钻研程度用功颇深,对古玺、汉印及明清流派印有深入研究,他曾临摹大量古印,文字多宗汉法,也常以钟鼎、楚简文字入印,偶尔融入草书,时出新意。其篆刻作品古朴大气、平中见奇的风格,能放能收,既有雄健豪放的一路,又有委婉工细的一面。
安刚的篆刻印玺也为其书画作品增色添彩。风格迥异的印章点缀在角落,成为书画作品中不可或缺的神来之笔。就连汉砖、碑拓、佛像都能成为他创作的元素,加之流畅的落款题跋,更增加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书、画、印互相呼应、彼此成就,古意盎然又耳目一新。
“任何一种艺术形态的保护与传承最终都要以人为主体,付出心血的艺术才有灵魂。篆刻虽不是冷门艺术,却也如‘象牙塔’般,非常高端,不会成为大众趋之若鹜的门类,所以在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要钻进去,更要走出来。”在对艺术的不懈追求中,安刚也曾有过苦恼和困惑,但是,在一次又一次的自我超越中,他找到了自己的施展空间。于是,个性化定制诞生了。方寸之间,气象万千,一方篆刻作品被运用到服饰、茶具等日常用品上,呈现出独具一格的艺术风采,也彰显着艺术的实用精神。
编辑部联合策划:《建业》杂志&壹脉文化
主笔:宋幸然耿静
特邀编辑:壹脉编辑半岛
影像:壹脉摄影师拉斐尔、部分由受访人提供
他们是传统文化的热血,满腔热情投身于民艺发展当中;
他们敬畏先贤,用现代化表达方式延承着远古生活的印记;
他们传承潮流,让技艺在千年时光流转里绽放芳华;
他们珍视内心所求,高举火炬,呐喊着,奔跑着,燃烧着,
在非遗传承与文化推动中得以铭记与成长。
在开封建业·七盛角的非遗文化馆里,一群心守情怀,渴望着在未来的文化领域中开拓和坚守的青年聚集一处,在平凡生活里,做着简单而朴素的工作,积聚着不平凡的力量。他们大多为80后、90后,有着和同龄人一样的青春活力,也有着和同龄人相异的担当与情怀。
从传统个体手工从艺者到一批非遗文化传承人,从秘而不宣的独门技艺到低门槛的公开沙龙,从濒临失传的民间技艺到大众可参与的知识课堂,古老的非遗文化像一位世纪老人,他每一次脉搏和心跳都是文明的历程,为老人穿新衣,结合青年艺术的奇思妙想,壹脉的成立为非遗文化注入了更多的成长力量。
金坚的信念
壹脉团队传统民艺推动者
作为河南本土诞生的文化企业,壹脉拥有数十位执着于非遗和民俗文化传承复兴的年轻成员,他们充满激情、善于创造,两年多来他们始终埋头行走在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道路上,两年半的时间壹脉自筹资金,跨越23890公里,用镜头记录着他们的坚守,用行动向祖先的智慧表达着敬意,拍摄70余部纪录片,百余次公益授课受众人群可达上万。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样一支心怀大爱的功勋团队的平均年龄竟然在20~30岁,他们有人精通摄影,有人妙笔生花,年纪轻轻便肩负起民艺复兴的重任,成为民艺传承背后不可或缺的推动力量。
在这些年轻人心里,非遗文化是历史留下来的宝藏,是祖辈的心血与爱意,如果不延续,手艺人会断代,祖宗留下来的东西就会一点点缺失。
“当代青年站在时代的风口浪尖,心有困惑,需要找到金坚的信念。”他们义无反顾地加入壹脉,传达着对民艺最大的敬重与诚意。
乾坤是其中一员,他不精通任何一门技艺,但他博古通今,对民间艺术的热爱促使他大学毕业后直接来到壹脉,边工作边学习。
到壹脉考察的参访团络绎不绝,从伟人到民众,无一不被这一小小空间所打动。亲手制作陶瓷、剪出漂亮的剪纸、见证雕版印刷的神奇……在乾坤的讲解中,每一门技艺、每一尊文物像是有了呼吸,他们阐述着年轮的动荡,传颂着荡气回肠的千年故事,在这非遗文化的小小窗口里大放异彩。
乾坤热爱这些时间留下的作品,这是一个民族的情感表达,在每一件展品中,在每一秒坚守中,一期一会,尽有禅意。
寻求内心的宁静
邢胜男汴梁面塑第八代传承人壹脉签约手艺人
在壹脉这个平台上有百余名传承者,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对民艺痴迷的年轻人,即使他们达不到老手艺人那种人物合一的境界,却依然能从手艺传承中获得内心的平静,实现自我价值。
从小,邢胜男就是一个对手工有着浓厚兴趣的女孩。小时候,她常常拿着小刀将桃核雕刻成小篮和小船的模样,用一根红绳穿起来戴在手腕上。
步入社会后,她在其他行业里漂泊创业多年,却始终找不到内心想要的那份宁静。后来机缘巧合之下,接触到面塑,开始痴迷于这个缤纷多彩的“微观世界”,她南上北下拜访名师,刻苦地研究、创新,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作品风格。
2018年初,怀着一腔热血,邢胜男回到了开封,希望能在家乡的这片土地上,尽一份力,于是成立了自己的少儿面塑培训工作室,为国家培养更多的小小传承人。业余时间,邢胜男作为壹脉最年轻的签约手艺人,授课沙龙、手工课堂。
虽然每天工作高达十几个小时,但她也不会觉得负累。创作就是享受的过程,一个小小的面团就像被施了魔法,在邢胜男的手里有了生命,宛如有灵魂的孩子在翩翩起舞。
让民艺回归日常
王玮壹脉签约手艺人河南拙匠文化创始人
扎染技艺是祖国传统民间艺术中的一项精美手艺。手工染艺艺术由于其纯手工制作的特点以及花型独特的艺术魅力,与现代化、快节奏、高度工业化的社会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激发了人们对民间手工艺术返璞归真的心理诉求。
王玮毕业于清华大学信息设计专业,原互联网公司产品设计师,工科出身的她却对扎染有着浓厚的兴趣。出于对扎染、蜡染、苎麻等手工技艺的崇拜和喜爱,王玮辞去工作,深入寨子里寻乡学艺。
秉持着“美化生活,让民艺回归日常”的产品设计理念,她于2017年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并签约壹脉,成为年轻从艺者中的一员。除了研发制作实用的手工布艺,她还侧重于中小学研学,亲子互动、情侣互动等手作体验活动。像王玮这样的守艺人在壹脉已经有300余位。
在慢中探索人生
武丹壹脉签约手艺人十月手作坊木作匠人
设计出身的她,对木艺有清晰的认识和深刻的理解,热爱细致的生活和劳作的乐趣。她总是说:手掌的茧,是上帝所赐予的勋章。
武丹在时光的静默流逝中,探求着自己的成长轨迹,她将生命的成长和厚重的根脉紧紧相连,将学习的脚步和山川的树木紧紧相连。在选材、画版、打磨、抛光的每一道工序里,感受自然静谧强大的力量;在切坯、修形、刻字、擦蜡的每一个步骤里,体会挑战的喜悦和手工的耐心。
武丹签约壹脉,是她木艺精神的延伸。她带领孩子们体验一个木香缭绕的慢工周末,在壹脉这座诺亚方舟上,与孩子短暂逃离世事的芜杂,凝神发挥造物的想象。手握住小手,触摸木材的肌理,那是生命的质感,是传承的根植。当器物慢慢显形,亲子间的羁绊更加牢固,木器上也留有生生不息的烙印。
在慢中探索人生,在慢悠悠的木质生活里,武丹实现了她的造物梦。
华夏文明的历史中,遍布着中原文化的足迹;草木抷土之间,流传着千年传颂的故事;砖瓦片瓷中,孕育着古老文明的史诗。在河南这片故土之上,建业扎根26载,厚土深耕,将家乡人民的幸福福祉和企业的命运紧紧相连。
刚刚过去的国庆长假,建业·七盛角的非遗文化展演,成为游客最大的福利。难得一见的视听盛宴,在午后的七盛角广场、在夜幕下的御河两岸精彩呈现,令人惊艳。无论是铿锵激扬的开封盘鼓,还是雅音荡漾的宋词乐舞;无论是粗犷阳刚的打铁花,还是温婉柔美的水袖舞,每一项技艺都从历史的深处走来,带着民族的记忆和文化的温度,让人心生自豪、倍感自信。
作为建业在开封首个集旅游、文化、休闲、餐饮、购物为一体的全仿宋建筑项目,七盛角全铺开街近4年,一直在探索文旅创新发展的突破口。走得很艰难,有压力有阻力有非议,但建业做文化的初心和情怀始终不变。
壹脉的入驻,为这个商业项目增添了不可多得的鲜活色彩和深远丰厚的文化内涵。这是一个文化企业与一个非遗传承组织在古都开封的联姻,承载着古城开封段段不朽的民艺佳话。
七盛角的千年回响
北宋的时候,汴梁城曾是世界上最大、最繁华的都市,来自世界各地的人在这里生长、交流、汇聚,共同缔造了中国历史上最绚烂的大黄金时代;不仅各种文化、手工业空前发展,更填留了无数罥情流彩的宋词,直到现在还被传唱、荡漾在大宋御河的碧水金波之上,是为古城开封盛世。
然而在十多年前,这里早已被大片的老城棚户区掩埋;不得不承认,时代给予了这座城莫大的荣耀,也抛给它几百年的清荒与败落。那些年生活在老城区的开封人,已经完全嗅不到皇都的旧味,身上也少了几分文化的自信。
2006年,怀着对古城的敬畏与期望,建业来到开封,肩负起恢复宋朝开封水系的宏大使命,占老城区三分之一以上面积的东京梦华水系项目投入建设。
老胡说,建业要惊动开封半座城市,建设一个超过100万平方米的开放式旅游街区,打造出和上海新天地、成都宽窄巷子一样的文化地标,为了干好这件事,建业多付出一些也值。
转眼十余年深耕,曾经湮没在历史烽烟中的“七角”,已然成为整个“东京梦华”项目最具风情的一角,承载着古城复兴的开封梦,也呼唤着古城开封千年风华再现。
壹脉:做文化,我们是认真的
壹脉文化创始人张晓立
壹脉牵手建业,是偶然中的必然。因文化向心力而相聚、相知、相惜,在不同程度上唤醒了开封的神采与自信,做文化,我们是认真的。
壹脉非遗文化馆坐落于开封市龙亭区建业七盛角内,展厅面积1500余平方米。自2014年“薪火小义工”公益组织诞生,壹脉经历过调整、重组、再出发,直到2016年,壹脉文化与建业集团正式签约,才有了这座凝聚了无数人心血和情怀的非遗文化馆。
这一牵手意义重大,对于壹脉创始人张晓立来说,非遗组织终于有了个落脚点和传承地,有建业的支持与背书,壹脉便有了更充沛的动力。而对于建业来说,做文化,从来是建业热衷并一贯坚持的事业。因文化秉性相投,建业将七盛角的一块商业用地留给壹脉,将文旅概念嫁接地产项目,希望通过文化的魅力,带动地产项目的更多生机与活力。
木版年画、泥猴张、剪纸、图腾、唐三彩……各式各样的文化珍品应接不暇,壹脉像是一座文化的乌托邦,内涵典雅而亲和的非遗文化在这里展露芳华。在非遗馆,每一项民俗或民艺的背后,都有着一群和老胡一样为情怀倾注心血的守艺人。他们来自河南的各个地方和角落。有的是国家级非遗项目的传承人,有的是位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单的世界级非遗项目的传承人,同时也有一些坚守在民间、不为大众所知却为文化传承倾注了毕生精力的艺术家。三年多来,壹脉已签约了三百余位艺术家。
也许是建业与壹脉的情怀感召,非遗馆吸引了大批在校大学生来这儿做义工,也吸引了开封当地各中小学和社会团体的参观与追捧。
没有一种坚守会被辜负。三年多过去,张晓立创立壹脉的初心贯穿始终,建业的支持从未停止。2017年,所有付出的努力终于得到了回响。这一年,在七盛角发生了两件大事。
2017年5月8日,李克强总理莅临开封,行程中克强总理专程来到七盛角,参观了壹脉非遗文化馆,传递了国家对于复兴传统文化与祖先文明智造的支持与胸怀。同年4月23日,中国绿公司年会在郑州举行,企业界风云人物来到开封七盛角街区,走进非遗文化馆,制造了一场中国商界的半壁江山与中国文化最深厚底蕴的对视。
建业的文化棋局
这些年来,建业正在以文化引领者的姿态,系统梳理着城市的文化根基与脉络,每进驻一座城市,都为这座城市打下深深的文化烙印。文化作为建业的本体,在建筑、文旅、农业、特色小镇、体育、君邻会等不同领域呈现出独有的灵魂与神韵。
去年十一开街的濮阳大集古镇,用百栋古建讲述着千年杂技的传承;今年5月开业的鄢陵建业花满地酒店,以艺术风范,点亮城市之美;十一刚刚开业的郑州樱桃沟建业足球小镇,用运动美学传递极致生活的丰富内涵。花开十余城、占地5000亩的建业绿色基地,汇集河南18地市美食的建业大食堂,坚持了24年的建业足球,桃李满天下的建业小哈佛……建业所涉足的产业,无一不与文化产业相关联。建业正在试图以一种喜闻乐见的“接地气”的形式,让遥远的文明变得可触摸、可感知、可体验,甚至可品尝,深远文化带着日常烟火气息走入寻常百姓家。
从非遗传承到发扬光大,壹脉不断探索,从万家灯火到美好生活,建业落子不停。“建业+文化”这盘棋局,得以滋养地域,与历史、文化、古风、民俗民艺相互协作,赋予城市新风尚,创建城市新文明。
民艺不分国界,不分阶层,不分年龄,我们都会欣赏它,都能享受它,也都有责任传承它。
建业与壹脉的致力,只是点燃民艺复兴之路的火把,还有更多这样的人、这样的团体正为了传承而倾注心力。或许民艺复兴之路依然任重道远,但有人坚守,民艺就不会孤独。
民艺是生活的境界,民间的造物活动饱含着最朴实的工匠精神。从七千年前河姆渡时期干栏式建筑的卯榫发明和应用,先民的手工劳作就植根于对自然物性的发掘与尊重。剥茧抽丝,如梭岁月,以心为路,守望民艺。世界再嘈杂,这里很安静。
柳宗悦:美是生活的产物
柳宗悦(1889—1961),日本艺术大师、杰出的宗教哲学家,民艺美学家,被誉为“民艺之父”。“民艺”是柳宗悦独创的一个名词,特指“民众性的工艺”。民艺品的作者都是无名的工匠,而这些日常生活器具,都是为了使用而不是为了欣赏制造出来的。他认为,以美的价值来判断,民艺之美远高于其他工艺美术之美,因为民艺品之美有如下特点:一是实用的美,二是民众的美,三是自然的美,四是健康的美,五是传统的美。
1916年,柳宗悦开始周游日本全国寻访乡村手工艺,这场旅行历时20年,他形容此行的目的:“我是想寻找正确而美丽的东西,这样的东西在哪里?有多少?被做成什么样子呢?”地方的、乡土的、民间的事物,是自然而然地涌现出来的无作为的制品,他找到其中蕴含着真正的美的法则。
《汉声》:旧时风物自有春
《汉声》杂志自1971年成立起,一直致力于抢救、保护和发扬中国民间传统文化,亲力奔走于民间,完成大量民间文化的收集和整理,拯救数十种濒临失传的民间手工艺。长期收集建立起“中国民间文化基因库”,内容涉及民间文化、民间生活、民间信仰、民间文学、民间艺术等若干方面,被评为中华民族的“无尽藏”,享誉全球文化界。
作为编辑的黄永松从事着自己热爱的工作,并从中学习到很多。黄永松说:“《汉声》自创刊以来,中国文化便是关怀的核心,‘衔接传统和现代’更是工作的信仰。我们一直认为:传统民间生活是可触、可感、可亲、可爱,活生生的文化之宝。了解它,并且吃透它所给予我们的营养,必能改善目前的文化状态,建立更合理的新生活。”
《碧山》:重返传统家园之路
左靖,1970年11月生。策展人,乡村建设者,《碧山》杂志书主编,2011年在安徽省黟县碧山村与欧宁联合发起“碧山计划”。“碧山计划”选择驻居乡间,参与者多数与文化和艺术相关,他们对农村和地方生活的融入,在另一层面上又涉及了乡村建设的议题和实践。《碧山》是一系列试图寻找重返传统家园之路的MOOK杂志书,试图以现代人的视角重新梳理传统文化在中国人的生产和生活中的位置,并以此为源头探讨展开传承与创新行动的可能。“碧山”不仅是一个地理名称,更是我们传统家园和心灵原乡的象征。
《碧山06:民艺复兴》的主题是“民艺复兴”。围绕这个话题,从各个方面、从“手工艺是什么”“衰落的原因”“手工艺的价值”逐步深入到“手工艺的教育”,并辑录了一系列的文章,诸如《编织时光的手艺:时间投入在西方手工艺中的价值》《不传统的传统工艺教育》等。
“守艺中华”:发掘手艺背后的匠心
“守艺中华”是由中华网发起的中华传统手工艺文化探寻保护项目,致力行走于中华文明精髓沿袭的路途上,探寻并讲述被边缘和遗忘的传统技艺、手艺故事及文化内涵,促使公众对传统手艺及文化的关注保护与延绵传承。2016年至今,“守艺中华”团队先后走进黔东南、湘西、漳州、泉州等地,通过文字、图片、网络直播等形式将一门门流落乡间的传统手艺进行全面展示,讲述守护这些手艺的匠人的“艺术人生”,产出了一系列饱含人文情怀、工匠精神的高质量内容及视听节目。
9月8日,老胡应邀做客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之声,参与录制《企业家夜读》节目,倾情朗诵《循道追光感恩时代》并与主持人畅叙阅读与人生的意义,共同探讨建业在文明传承、足球体育、人文教育等领域发展的历程及矢志不渝坚守担当的初心。以下根据访谈内容整理,部分有删节。
感恩改革开放四十年
对于我来讲,1979年大学一毕业,就赶上了改革开放,所以这40年我经历了几乎整个过程。这篇文章(《循道追光感恩时代》)在今年年初,是我自己写给改革开放40年的一封信。其实这封信并不是一蹴而就,从接到邀请差不多有两个月时间,脑子里一直在想,究竟写一篇什么东西来表达自己的心情。其实还是推翻了很多想法,真正到动笔的时候,有一个特别突出的感受——就是感恩。一开始不知道要写多少个感谢,写了一谢、二谢,结果一直写了十谢。
我们经常讲,成功的三个要素——天时、地利、人和,天时还是排在第一位的。这个过程你也付出了,但是这在这个过程中不是主导作用,主导作用还是社会在进步。因为世界整体上处在一个和平的环境,中国加入了WTO,中国城镇化不断加速。这种社会的进步,放大了你的经营成果和财富的价值。实际就是一个循道而为的过程,就是一个追光的过程。在题目里已经把想表达的一个中心思想都表达出来了——“循道追光,感恩时代”。
1982年我在香港,1983年开始满世界跑,走了几十个国家,那时候我西装穿得稍微新一点,别人就以为我是日本人或者韩国人,没有人想我是大陆人。那时候人们看待大陆人的眼光跟30年之后的现在看,天翻地覆,不可同日而语。
我觉得一个人有很多东西是可以选择的,但是有两点是不能选择的:一个是你的出身;一个是民族的历史。你是中国人,中华民族的历史,这是不能选择的,这个东西在你身上打下的烙印是去不掉的。
时刻保持对文化的敬畏之心
回忆起来我接触的第一本国学经典,大概是高中时看到了一个手抄本——《朱子治家格言》——“勿营华屋,勿谋良田”“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那时很多事情也是似懂非懂,但是就觉得讲得非常有道理,有一些当时还是不能完全理解,又没办法问老师,只能自己比较浅显地去读、记下来一些东西。当然现在再读,已经能够懂它讲的这种深刻的道理了。
我是1982年被派到香港去工作,去的第一年,有很多业余时间去逛书店。当时有三本书比较风行——《三国演义》《孙子兵法》《菜根谭》。《菜根谭》这本书其实是明代时,洪应明先生把明代之前国学精粹里流传的很多名言、警句、格言汇集成册。好像351句,补遗大概也是有100多句,加在一起500多句。这本书伴随我有30个年头了。我为什么就喜欢读这一类的书呢?毕业之后,没有大量的时间去阅读,自己国学底子也不够厚,读原著还是非常吃力的。所以我基本上喜欢读这一类的书,别人帮你筛选了一些真理给你汇集成册。
我在香港逛书店,看到一本书《中国文化常识》,那里边的东西,我大概知道不到30%,就是说70%以上的那些常识我都不知道,这就加剧了我的这种危机感和恐惧感。我们这一代人失去的时间太多了,应该学的知识而没有学到的太多了。这几本书,一直到现在、30年来还在我身边,没事的时候要翻一翻。一是确实要补充一些知识,二是更重要的它要提醒你,对这种文化要有敬畏之心。
这么多年,我也想跟大家分享我读书的一点心得,从扩充自己知识的角度,读的书越多越好;但是从我们做事业,甚至做人的角度,其实不需要读太多书。两千多年前,孔子、老子把这个道理早就给我们讲明白了,比如天道酬勤,比如厚德载物,就四个字,有多少人明白这句话的分量和价值?又有多少人在明白之后,是按这样的一个指引去做?去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修为?而这些修为又在你的行为中结出了多少果实?
其实近十几年来,我有一个感觉,我一直在读一本“无字书”——这个社会进步过程中的眼前发生的、听到的、看到的所有的事情。这本书的内容就是七个字——“古、今、中、外、天、地、人”。能把这七个字,这本大书读出一个皮毛,足以让你把眼前的这些事干好。
时刻保持对文化的敬畏之心
回忆起来我接触的第一本国学经典,大概是高中时看到了一个手抄本——《朱子治家格言》——“勿营华屋,勿谋良田”“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那时很多事情也是似懂非懂,但是就觉得讲得非常有道理,有一些当时还是不能完全理解,又没办法问老师,只能自己比较浅显地去读、记下来一些东西。当然现在再读,已经能够懂它讲的这种深刻的道理了。
我是1982年被派到香港去工作,去的第一年,有很多业余时间去逛书店。当时有三本书比较风行——《三国演义》《孙子兵法》《菜根谭》。《菜根谭》这本书其实是明代时,洪应明先生把明代之前国学精粹里流传的很多名言、警句、格言汇集成册。好像351句,补遗大概也是有100多句,加在一起500多句。这本书伴随我有30个年头了。我为什么就喜欢读这一类的书呢?毕业之后,没有大量的时间去阅读,自己国学底子也不够厚,读原著还是非常吃力的。所以我基本上喜欢读这一类的书,别人帮你筛选了一些真理给你汇集成册。
我在香港逛书店,看到一本书《中国文化常识》,那里边的东西,我大概知道不到30%,就是说70%以上的那些常识我都不知道,这就加剧了我的这种危机感和恐惧感。我们这一代人失去的时间太多了,应该学的知识而没有学到的太多了。这几本书,一直到现在、30年来还在我身边,没事的时候要翻一翻。一是确实要补充一些知识,二是更重要的它要提醒你,对这种文化要有敬畏之心。
这么多年,我也想跟大家分享我读书的一点心得,从扩充自己知识的角度,读的书越多越好;但是从我们做事业,甚至做人的角度,其实不需要读太多书。两千多年前,孔子、老子把这个道理早就给我们讲明白了,比如天道酬勤,比如厚德载物,就四个字,有多少人明白这句话的分量和价值?又有多少人在明白之后,是按这样的一个指引去做?去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修为?而这些修为又在你的行为中结出了多少果实?
其实近十几年来,我有一个感觉,我一直在读一本“无字书”——这个社会进步过程中的眼前发生的、听到的、看到的所有的事情。这本书的内容就是七个字——“古、今、中、外、天、地、人”。能把这七个字,这本大书读出一个皮毛,足以让你把眼前的这些事干好。
二十四年没有换赞助商的足球俱乐部
好多全国知道我的人,可能一多半是从足球。在1994年5月份,全国其他23支足球队都已经找到赞助商,就剩河南这一个队还没找到赞助商。当时河南媒体披露这个消息,就引起社会广泛的议论。我当时也是凭一时之勇,不知深浅,就一头扎到这件事里边。这么多年从经济上面来说,直接投入大概几十个亿,我从来也没算这个账。球迷都知道,老胡这20多年支持河南足球肯定不是为了卖房子。球迷和我们买房子的业主重叠率是以千位数来计算的,连1%都没有。我觉得这件事更多的还是情怀,还是一种责任。
其实你就是两种选择,一种是坚持下去,一种是就地解散。首先你就想能不能就地解散?如果不能,那你就只剩了一条路,那就是坚持下去。成绩跟投入虽然没有直接关系,投入未必就成绩一定会好,但是不投入,成绩一定不会好。
其实在做足球的过程中,我从1994年坚持下来,我在心里一直默默重复的一句话,就是读《菜根谭》时记住的这句话——“我果为洪炉大冶,何患顽金钝铁之不能陶熔;我果为巨海长江,何患横流污渎之不能容纳。”假如你是洪炉大冶,是炼钢的一个大洪炉,那顽金钝铁扔进去就化为灰烬了;如果你的胸怀像巨海、长江一样,小河、污水往里排,瞬间就把它容纳了。所以关键看你自己,能不能朝着洪炉大冶那个方向去修炼,能不能把你的胸怀,把你的忍受力像巨海长江一样去修炼,我就把足球作为自己意志品质修炼的一个试金石。你可以想象这24年,所有的球迷在这个过程里经历了多少委屈、泪水、汗水……经历太多了!《菜根谭》里还有一句话就是——“人生嚼得菜根香,则百事可为”。菜根肯定都是苦的,但你能把这个菜根都嚼着是香的,那你则百事可为,没有你干不成的事儿,所以这就是你修炼的过程。
我对人性的观察和思考,我觉得一个人从规律上来讲,大家的智商、体能、精力都差不太多,一般人可能一生就只能干好一两件事情。所以觉得还是先审视自己,你自己想做的事,那是你的一个愿景,还要先看看自己能做多少,脱离了你自己能力的现实,力小而任重,智小而谋大,这都不行。
让中原文化走向世界
我自诩为一个“朴素的狭隘的河南主义者”,所以2004年,我们大踏步地开始执行省域化战略,加快了向河南地级市的下沉。我既然不出河南,我就要尽快把这地盘扩大,我们2008年完成了在18个地级市的布局,从2010年又开始进入县级城市。到现在,等其他企业大举进入的时候,我在河南省、市、县完成了差不多六七十个城市的布局,三级市场框架就已经形成了。
建业在中国房地产行业里比较典型的是价值观导向的。我们要根植中原,造福百姓。怎么造福?就是让他们生活得越来越好。2002年开始走出郑州,向其他地级市下沉的时候,我就提出一个口号——“让河南人民都住上好房子”。2015年之后,随着我们能力的提升,我们把这个使命也提升了,把“住上好房子”改成了“过上好生活”,这三个字的改动,其实是企业能力的一个升级,另外也是一个使命的升级。从2015年开始战略转型,就提出来要做“建业+”。加什么?加文化、加旅游、加酒店、加商业、加农业,后边加了12个板块。
就因为你对老百姓有这样一个爱心,所以你才愿意加,你才愿意把房子盖到农村,才愿意把一个时刻保持对文化的敬畏之心
回忆起来我接触的第一本国学经典,大概是高中时看到了一个手抄本——《朱子治家格言》——“勿营华屋,勿谋良田”“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那时很多事情也是似懂非懂,但是就觉得讲得非常有道理,有一些当时还是不能完全理解,又没办法问老师,只能自己比较浅显地去读、记下来一些东西。当然现在再读,已经能够懂它讲的这种深刻的道理了。
我是1982年被派到香港去工作,去的第一年,有很多业余时间去逛书店。当时有三本书比较风行——《三国演义》《孙子兵法》《菜根谭》。《菜根谭》这本书其实是明代时,洪应明先生把明代之前国学精粹里流传的很多名言、警句、格言汇集成册。好像351句,补遗大概也是有100多句,加在一起500多句。这本书伴随我有30个年头了。我为什么就喜欢读这一类的书呢?毕业之后,没有大量的时间去阅读,自己国学底子也不够厚,读原著还是非常吃力的。所以我基本上喜欢读这一类的书,别人帮你筛选了一些真理给你汇集成册。
我在香港逛书店,看到一本书《中国文化常识》,那里边的东西,我大概知道不到30%,就是说70%以上的那些常识我都不知道,这就加剧了我的这种危机感和恐惧感。我们这一代人失去的时间太多了,应该学的知识而没有学到的太多了。这几本书,一直到现在、30年来还在我身边,没事的时候要翻一翻。一是确实要补充一些知识,二是更重要的它要提醒你,对这种文化要有敬畏之心。
这么多年,我也想跟大家分享我读书的一点心得,从扩充自己知识的角度,读的书越多越好;但是从我们做事业,甚至做人的角度,其实不需要读太多书。两千多年前,孔子、老子把这个道理早就给我们讲明白了,比如天道酬勤,比如厚德载物,就四个字,有多少人明白这句话的分量和价值?又有多少人在明白之后,是按这样的一个指引去做?去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修为?而这些修为又在你的行为中结出了多少果实?
其实近十几年来,我有一个感觉,我一直在读一本“无字书”——这个社会进步过程中的眼前发生的、听到的、看到的所有的事情。这本书的内容就是七个字——“古、今、中、外、天、地、人”。能把这七个字,这本大书读出一个皮毛,足以让你把眼前的这些事干好。
二十四年没有换赞助商的足球俱乐部
好多全国知道我的人,可能一多半是从足球。在1994年5月份,全国其他23支足球队都已经找到赞助商,就剩河南这一个队还没找到赞助商。当时河南媒体披露这个消息,就引起社会广泛的议论。我当时也是凭一时之勇,不知深浅,就一头扎到这件事里边。这么多年从经济上面来说,直接投入大概几十个亿,我从来也没算这个账。球迷都知道,老胡这20多年支持河南足球肯定不是为了卖房子。球迷和我们买房子的业主重叠率是以千位数来计算的,连1%都没有。我觉得这件事更多的还是情怀,还是一种责任。
其实你就是两种选择,一种是坚持下去,一种是就地解散。首先你就想能不能就地解散?如果不能,那你就只剩了一条路,那就是坚持下去。成绩跟投入虽然没有直接关系,投入未必就成绩一定会好,但是不投入,成绩一定不会好。
其实在做足球的过程中,我从1994年坚持下来,我在心里一直默默重复的一句话,就是读《菜根谭》时记住的这句话——“我果为洪炉大冶,何患顽金钝铁之不能陶熔;我果为巨海长江,何患横流污渎之不能容纳。”假如你是洪炉大冶,是炼钢的一个大洪炉,那顽金钝铁扔进去就化为灰烬了;如果你的胸怀像巨海、长江一样,小河、污水往里排,瞬间就把它容纳了。所以关键看你自己,能不能朝着洪炉大冶那个方向去修炼,能不能把你的胸怀,把你的忍受力像巨海长江一样去修炼,我就把足球作为自己意志品质修炼的一个试金石。你可以想象这24年,所有的球迷在这个过程里经历了多少委屈、泪水、汗水……经历太多了!《菜根谭》里还有一句话就是——“人生嚼得菜根香,则百事可为”。菜根肯定都是苦的,但你能把这个菜根都嚼着是香的,那你则百事可为,没有你干不成的事儿,所以这就是你修炼的过程。
我对人性的观察和思考,我觉得一个人从规律上来讲,大家的智商、体能、精力都差不太多,一般人可能一生就只能干好一两件事情。所以觉得还是先审视自己,你自己想做的事,那是你的一个愿景,还要先看看自己能做多少,脱离了你自己能力的现实,力小而任重,智小而谋大,这都不行。
让中原文化走向世界
我自诩为一个“朴素的狭隘的河南主义者”,所以2004年,我们大踏步地开始执行省域化战略,加快了向河南地级市的下沉。我既然不出河南,我就要尽快把这地盘扩大,我们2008年完成了在18个地级市的布局,从2010年又开始进入县级城市。到现在,等其他企业大举进入的时候,我在河南省、市、县完成了差不多六七十个城市的布局,三级市场框架就已经形成了。
建业在中国房地产行业里比较典型的是价值观导向的。我们要根植中原,造福百姓。怎么造福?就是让他们生活得越来越好。2002年开始走出郑州,向其他地级市下沉的时候,我就提出一个口号——“让河南人民都住上好房子”。2015年之后,随着我们能力的提升,我们把这个使命也提升了,把“住上好房子”改成了“过上好生活”,这三个字的改动,其实是企业能力的一个升级,另外也是一个使命的升级。从2015年开始战略转型,就提出来要做“建业+”。加什么?加文化、加旅游、加酒店、加商业、加农业,后边加了12个板块。
就因为你对老百姓有这样一个爱心,所以你才愿意加,你才愿意把房子盖到农村,才愿意把一个
《企业家夜读》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之声的一档专注于企业家群体的阅读朗读节目,每周日晚九点准时播出,在微信、微博、搜狐、腾讯、爱奇艺、百度百家、优酷、咪咕阅读、蜻蜓FM、喜马拉雅FM等同时呈现。
当谈到建业,我们聊些什么?
以前,我们聊的是品质住宅、建业足球、建业物业、小哈佛幼儿园等等。
如今,大家津津乐道的还有,电影小镇、绿色基地、足球小镇、建业大食堂等一系列“建业+”的新生活服务爆款。
从厚土深耕、大道至朴的地产儒商,到现代、个性、温暖、好玩的“爆款制造者”,三年新蓝海转型,建业集团撕下了一些标签,却拥有了更多标签。
爱的9种表达方法
9月26日,建业5D生活馆,一场建业版的“造物节”盛装启幕。从9月26日持续至10月10日,以“深情建业因爱而+”为主题的建业“幸福情报局”品牌快闪活动开展如火如荼,并迅速引爆郑州热门话题,没有妖娆美丽的模特,没有轰烈铺张的宣传,却登上了各大热搜排行。数据统计,活动期间到达现场参观的人数超10万人,参与互动的人次近3万。
生活从来不止一种面孔,把生活里遇见的每一面,都当成点亮生活的瞬间。同样,爱的表达方式多种多样,这一次,建业通过“线上+线下”的“建业+幸福全景乐高展”来抒发爱意。前期线上发布一张“建业+”超长海报,处处藏满建业转型后的发展暗号,吸引诸多眼球,线下则直接用了超万块乐高积木,搭建出一组长达9米的乐高模型,把海报进行了实体化重现,楼宇水榭,花果树人,惟妙惟肖。
除了“幸福全景乐高展”,现场还根据不同的属性,分为:教育、商业、酒店、旅游、科技、足球、君邻会、文旅、农业九个情报处。每个情报处是一个独立的小展区,根据建业特有项目,精心创意设计而来。
这9个鲜活各异的生活场景代表了建业对下一个阶段的思考,同时也代表了建业转型路线。建业正努力通过各种方式,为人们带来幸福生活,试图用建业大生态,唤醒繁忙的现代人,工作之余还有诗与远方。
城市的命运共同体
建业足球陪伴无数河南人从青涩到成熟,建业的房子树立了河南人好房子的标准,建业的魄力正是河南企业家精神的一个典型,在中原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建业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然而,与人们固有的刻板印象不同,建业与时俱进的速度和对这座城市的思考要超出很多人的想象。
城市的意义,在于我们能时刻感受时光的丰盛,体验新的生活方式。建业对城市的关注,就是对在这座城市里生活的普通大众的关注,关注他们的生活状态和精神状态,关注他们的内心世界,关注他们在当下重重压力之下的生活梦想,同时,把建业的主张,同转型的九个产品相结合,让这座城市因为一次艺术活动而沸腾起来。
致力于“做中原城市化进程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推动者”的建业,始终心怀城市人文,关注城市温度。在活动推广上,建业借势直播平台,通过网红主播的现场直播,迅速扩大活动知名度,成功抢占大众眼球。顺势,建业幸福情报局成郑州又一个流量打卡地。活动成功实现层级扩展,从抖音到朋友圈,从朋友圈到线下受众,一场乐高展几乎成了全民热议话题。
美好生活的新可能
万科将未来的角色定位于“美好生活场景师”,而建业则一直默默践行着“让河南人民都过上好生活”的企业愿景。建业幸福情报局,让人们得以近距离观察并品尝建业八年来铺陈求索的甘甜果实。从1992年建业地产创立,到今日12大板块丰盛呈现,正是心怀对河南人民的深爱之情,建业不断给予河南人民丰富的生活形态。建业深情,正如亲情、爱情与友情的深厚付出,因为深爱,所以才有“建业+”幸福生态系统。
从“让河南人民都住上好房子”到“让河南人民都过上好生活”,好生活无疑便是让人感到幸福的生活。围绕这一品牌使命,“建业+”幸福生态系统聚集着建业+地产、+文旅、+农业、+物业、+商业、+教育、+体育、+酒店、+科技、+金融、+旅游、+君邻会等众多幸福因子。
从开封首家国际高端品牌酒店建业铂尔曼酒店,到建业·华谊兄弟电影小镇,从濮阳建业大集古镇暨东北庄特色杂技小镇,到建业足球小镇,再到如今的天筑国际公寓、建业·J18、只有河南·戏之国,建业“让河南人民都过上好生活”的愿景不断落地呈现。不管几度重叠,建业的根本标签只有一个,那就是河南。不仅让河南人民住好房,还要有足球、教育、戏曲、金融、互联网、文旅、农业,有业主组织君邻会,有比国际一线还漂亮的酒店、小镇,有值得拥有的一切美好生活。这,才是河南人该有的幸福,也是建业人孜孜不倦追求的幸福。
每个人都在追求幸福。其实,幸福就在我们的美好日常里,在建业的丰盈生活里。
8月25日,2018年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夏季高峰会在江西南昌正式开幕。本次高峰会以“中国经济:初心与再出发”为主题,积极响应改革开放40周年重新出发的时代号召。经理事会表决以及前任轮值主席提名,老胡全票当选为亚布力论坛2018—2019年度轮值主席!
2018年是民营企业面临诸多重大挑战的一年。面临严峻的新形势,临危受命的老胡将为民营企业如何在市场竞争中长远发展、拓展市场范围、抓住发展机遇,实现战略突破等指引方向。老胡表示将充分发挥新时代的企业家精神,以开放的心态、创新的精神、奋斗的姿态,带领民营企业拥抱未来新机遇、新挑战!
建业集团荣获“中国企业教育先进单位百强”殊荣
8月30日,由中国企业教育百强论坛组委会、人力资源报社联合主办的第十四届中国企业教育百强论坛在成都举行,建业集团凭借强大的品牌实力,优秀的文化基因及人才培养体系,从上千家实力参评企业中脱颖而出,荣获“中国企业教育先进单位百强”殊荣。
“中国企业教育先进单位百强”奖项旨在表彰创新变革、组织学习、人才发展、绩效支持、企业大学建设、项目设计方面作出贡献的组织。建业集团首次获此奖项彰显出集团近年来在打造学习型组织、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承接战略、促进绩效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果。
建业实力入选2018中国房地产企业品牌价值30强
9月18日,“2018中国房地产企业品牌发展高峰论坛暨房企品牌价值测评成果发布会”在杭州举行,会上发布了2018中国房地产开发企业品牌价值50强、区域10强、物业管理企业品牌价值50强等榜单,建业集团及建业物业实力入榜,分别荣获2018中国房地产开发企业品牌价值第27名,较往年名次晋升一位,物业管理企业品牌价值第40名。
根植中原,造福百姓,深耕中原二十六载的建业,在发展中始终以优质的产品与服务为品牌价值点。在中国房地产企业品牌价值榜上,建业集团已连续六年位居榜单30强,品牌价值随着品牌年龄的不断积累而稳步增长。
运动美学·世界共鉴,建业足球小镇盛大开园
9月28日上午,建业集团倾力打造的新文体旅项目建业足球小镇在风景秀丽的樱桃沟景区内举行了盛大的开园仪式。郑州市二七区区长苏建设、郑州市旅游局局长李芳、河南省投资促进局局长徐大群、河南省体育局球队管理中心主任李激扬、河南省足球协会副主席宁建华、河南足球事业发展基金会理事长杨楠及省、市、区有关领导,芬兰驻华大使肃海岚、建业集团董事长胡葆森、建业地产董事长刘卫星以及体育界、文娱界和各行业的嘉宾代表、合作伙伴、省内外各大媒体朋友出席了本次活动。
发布会上,老胡表示,一个事情的成功离不开天时、地利、人和,这既是老祖先的箴言,也是成功不可或缺的三个要素。建业足球小镇所承载的使命,不仅仅是企业对立足之本的呈现,更是在追求美好生活的共同愿望下,用一种新型的生活方式去奉献给百姓,让二七区、让郑州,乃至于全中原的老百姓,都能够在这种与自然融合的环境中,生活得更加美好,更加幸福。
因爱而战,建业助力河南社会足球事业再上台阶
10月7日,“建业杯”因爱而战——河南省首届业余五人制足球超级联赛在郑州市建业足球小镇足球公园正式拉开帷幕。
此次联赛以“因爱而战”为主题,不仅是全省范围内一项大规模、高水平的业余足球赛事,更是一场大型“足球+公益”嘉年华。结合赛事进程,建业集团将向贫困学校捐建足球场,特别的公益形式吸引了各方关注。“建业杯”的设立和举办,在提升业余足球竞赛水平、加速足球运动普及方面,以及在推动足球公益事业发展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此次联赛是一项在全省范围内举办的大规模足球赛事,也是一项为了圆更多贫困学校孩子“足球梦”的公益活动。
这次大规模活动将足球赛事和慈善公益事业紧密结合,开创了我省足球赛事活动的先河,将会在我省足球事业发展过程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建业物业荣登“物业服务企业综合实力TOP100”15强
10月15日,以“融合发展共创美好”为主题的第二届国际物业管理产业博览会暨第四届中国物业管理创新发展论坛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隆重开幕。
凭借雄厚的综合实力、强劲的发展势头和良好的业界口碑,建业物业荣登“物业服务企业综合实力TOP100榜单”15强,企业发展模式及业绩载入行业发展报告,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企业竞争力备受肯定。
2018中国濮阳国际杂技艺术节盛大开幕
10月16日上午2018中国濮阳国际杂技艺术节在濮阳水秀国际大剧院举行了盛大的开幕仪式。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杂技家协会主席边发吉,中国杂技家协会分党组书记、秘书长王仁刚,河南省政协副主席周春艳、河南省人大原副主任张世军以及濮阳市四大班子领导,建业集团董事长胡葆森、河南省杂技集团董事长付继恩等领导出席开幕式仪式。
作为濮阳的文化名片,濮阳杂技艺术历史悠久。2018中国濮阳国际杂技艺术节可谓濮阳杂技发展新起点,以“互鉴、共享、聚力、出彩”为主题,国际技艺荟萃,进而打造一场高水平的城市形象展、最实实在在的群众欢乐节,真正做到让城市更出彩,让人民更幸福。有建业对古老文明和技艺的无限珍视,更有建业以城市文化复兴为担当、与城市共生长的责任与使命。
一
“风雨的街头,招牌能够挂多久?爱过的老歌,你能记得的有几首?交过的朋友,在你生命中,知心的人有几个?”
20多年前,谭咏麟这首歌风靡之时,我还在读小学。以小女孩懵懂的心思交友,有时与这个同学亲近,有时又与那个玩得更好。常常有了新朋友,就冷落了老朋友。或许那时,根本就没有什么新旧的概念,只是凭着性子亲昵玩耍罢了。好起来像一个人一样,生气了又互相不理。
也有过歉疚。比如那个我们在大年初一穿了新衣裳就迫不及待地要见面的邻家女孩,后来有一天我便不再理她,是故意的,因为我有了新朋友。我装作看不见她脸上的失落,甚至摆出炫耀的样子。后来,她辍学打工,再见时,她已经嫁人了,出落成美丽的女子。我们平静地嘘寒问暖,我想道歉,但已经完全不知从何说起了。常常,歉意就是那个打过水漂的河面上泛起的涟漪,早已时过境迁,无迹可寻。
而那个当时的新朋友,这么多年一直相伴相守。我想,那是上天安排的缘分。那时在河边堆过的沙子城堡,唱过的《青苹果乐园》,编织过的只有我们能懂的密码暗号,都在记忆中的某个角落安放着。后来走着相似的路,虽然不在同一个地方,虽然有了很多新的朋友,但彼此仍是那个最温暖、稳妥的情谊所在。你知道她好好地在那儿,陷在她的生活里,安稳的,琐碎的,忙碌,烦恼且幸福着,你就放心了。不必常相见,甚至也不必很思念。
我也曾经穿越大半个城市去寻找一个朋友,按照信封上的地址。此前,她在广东中山工作,写那封信时,她说自己在汉口。我们多年不见,我从武昌匆忙坐上一趟公交车,一个半小时后,到了台北路。反反复复问了很多人,终于找到那个地方,一所民居,门锁着。等了很久,直到夜幕降临,才无奈离开。
那时,通话不方便,不像现在,所以现在也不会再做那样的傻事了。
当然,傻事对我这样的傻人来说是一箩筐。
那一年,到合肥去找一个朋友,我们一起去爬天柱山,要走过一个悬空的索道才能到最高处的平台。那天,雨下得很大,云山雾霭间,四周一片迷蒙。朋友拦着我不让过去,我不听,执意独自走过窄窄的湿滑的索道。很多年后,她一再提起当时的情景,我才知道那一刻她如何为我担惊受怕。我想起那时我们还在山上的寺庙里抽签,关于命运未来似乎都不是很好的预言,我哭了,她笑了。我凡事太认真,她总是假小子般装作不在乎。不在乎的人后来移居到北京,竟成为两个孩子的母亲。我们如今靠朋友圈知道彼此的消息。
二
因为有了朋友圈,如今,看起来似乎是越来越不缺朋友了。
微信朋友圈日益扩大,熟悉的不熟悉的都涌进来,怀着各种各样的想法和心情互相点赞。
好处是那些远在他乡的朋友也能知晓你的消息,也能互相鼓励,给予温暖;好处是那些交往不深的人你通过看他的分享,有时竟能惊喜地发现彼此精神世界的连接,也许此后依然并没有更多的交集,但仍为身边有这样的同道中人而开心。
弊端便是纷纷扰扰的各色信息,看似热闹,却没多大意思,索性少看,甚至不再刷朋友圈。常常,不免冷落了一些喜欢的师友。但我想,只要是真正的朋友,都不会太介意。
有人索性关了朋友圈,在我的朋友圈里,这样做的大抵是作家们,创作者往往更需要一份纯粹的宁静。我只能羡慕并祝福他们。就我自己而言,媒体人的身份让我不得不常常发朋友圈,于是,自己发的时候,拼命看一阵子,点赞一阵子。像是要弥补自己曾经心不在焉的失误。
想起一个朋友说的,从没有刻意的忽略,只有特别的关注。
当你对某个人发的信息视而不见,一扫而过的时候,也许并不是对某个人本身有什么成见,恰恰因为他或她此时并不在你的心里,不在你期许的视野范围内。倘若真有成见,真的反感,你可能早就直接把对方拉黑了。
当你特别关注某个人的时候,时不时地,你不由自主地点开他或她的头像,去看有没有什么消息,他或她在朋友圈里发了什么,然后迫不及待地回应或点赞。你或许要急着讨好某人,有求于某人,急切地表达感谢,赞赏等;或者只是单纯地惦念,牵挂,想让他或她知道,你在这里,你一直都在。
一位师友从不给别人点赞,他说也从不关心谁给他点赞与否,他大概是到了一定的荣辱不惊的境界了。大部分人还都在点与不点之间徘徊,时惊时喜,浮浮沉沉。
而那些隐藏着自己,很少发朋友圈,但还不停刷屏,窥探别人动向的人,我总觉得像生活的潜伏者,加他们为好友,看起来好像是吃了大亏。但那观看窥探之类,只要不怀抱恶意,终归也太平无事。
毕竟,这琐碎的微不足道的暗涌,也很快会时过境迁。如果有什么留下来,一定还是内心深处的相知、体恤和温暖。
三
很多年后,我才明白精神上的血缘意味着什么。我们未必是亲人、亲戚,未必是老乡、同学,未必是同事、同僚,但我们当我们遇到,竟然一见如故,我们拥有相似的欢喜,那些爱好和追求,那些对世界人生的看法与态度,那些心底的向往和精神的维度,像是弹拨琴弦,声音或低沉或细柔,但总能发生共鸣。
但遇到,并不是容易的,有时甚至需要打破重塑,首先找到那个本真的我。
曾经,他的生活是高高在上,不接地气的。他身为酒店高管,在这个行业浮浮沉沉多年,拿着高薪,管理着数百人,不曾亲手做过任何具体的侍弄洒扫。那时,他的朋友都在饭桌边,推杯换盏,迎来送往,繁华但虚幻,少有交心的时刻。
后来,当他亲手打造一间小小的叫花间驿的客栈,从每一盏灯、每一张桌椅的设计制作,到每一个角落的精心装饰,从每一棵花草的种植、栽培到每一面墙的粉刷手绘书写,他付出了全部的心力。白皙的手变得粗糙,甚至无法伸直,但内心深处是踏实的,幸福的,快乐的。
也因为这真正属于自己的小小天堂,他交了一大批志趣相投的朋友。他们都爱大自然,爱摄影,爱乡村,爱生活,爱宁静,都在找寻那一份失落已久的诗意。
荷花盛开的时节,我们围坐在一起,一壶清茶,一盘青绿有机小葡萄,有着厚实岁月感的长木桌,座椅,世界在此无比清凉。君邻读书会的会员和三毛部落的作家们,听他娓娓道来那些如烟往事,那些半生蹉跎,终于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如此简单,如此满足。
“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当君邻会晓青问我这次采风和读书沙龙的主题时,我不假思索地说出这一句。那时,我并不知道会遇到什么样的诗意。我只是想起荷尔德林的诗意倾诉:诗意地,人栖居在大地上;想起海德格尔写下的:当人的栖居生活通向远方,在那里,在那遥远的地方,葡萄闪闪发光。那也是夏日空旷的田野,森林显现,带着幽深的形象……
那天晚上,在星空下,我们听音乐,我们歌唱。不经意间听他说,曾经有两个女孩在下雪天开着私家车,从武汉来到信阳郝堂,寻找花间驿客栈。那段时间,他不在此地,客栈也闭门谢客。接到她们的电话,知道车陷在雪里,开不动了。他让邻居帮忙,并替她们开了门。她们就那样在客栈自给自足,住了两天。
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自从找到那个真实的自己,志同道合的朋友哗啦啦多了起来,自全国各地飞奔而至,不能相见的就在朋友圈里想念。没有任何功利目的,只是心灵相通,精神相契,只为这一方诗意的栖居。
四
朋友间,或许还有更大的天地可为。
当他说话或者朗声大笑的时候,你会觉得他像是一个君王。
他的臣民有很多,最听话的是那9999只缸。它们乖巧地摆出各种艺术造型,来自仰韶时期的和新近烧制的缸相遇,来自欧洲的缸和来自乡村的缸重逢;它们朴实地站立在墙角,路边,山谷,站在天地间,站在村民们的日常生活中,站在外来客惊喜的发现中,成为一道道别样的风景;它们默默地被踩在脚下,踏成蜿蜒的小路,带你去看一棵树,一朵花儿,去看溪水潺潺,听取蛙声一片,等待日月星辰的拥抱。
最炫目的是三彩陶瓷,三彩釉画,带着他天才般的奇思妙想和大胆创新,开启一个炫目的色彩王国。写意三彩,多么好,它使唐三彩工艺,穿过历史的云烟,飞跃,炫舞,升腾,化为千万种色彩的奇迹,进入到普通人的生活中,点亮每一个存在的瞬间。
最悠然的是漫山遍野的花儿。四季花谷里,从桃花、油菜花、牡丹、鸢尾花;到黄栌花、槐花、向日葵、蜀葵、格桑、虞美人、荷花,再到风信子、紫罗兰、曼陀罗、菊花、腊梅,随便何时来,也有美丽的相遇。
而最珍贵的,恐怕还是他和他的朋友们的善心和大爱,一份希望把美的种子撒播到最贫穷的山村的梦想。
开启第一届“当日”艺术展时,他还是个有些困窘的君王,“世外桃源”还没有变成“世外陶源”,连电都还没有通上,他和30多位来自全国各地美术界、教育界的朋友们就这样勉强凑合着,睡大通铺,席地而卧,彻夜长谈,用内心火热的激情驱散山里的寒意。次日,他们挥笔作画,当日完成,当日拍卖,拍得的善款全部用于贫困山区适学儿童的美术教育。第二年,45位艺术家在漫天飞舞的雪花中作画,第三年,来自国内外的百位艺术家相聚在大山深处,在天地间描画。三届“当日”艺术展,223幅作品,爱心善款348000元,带着温暖的爱意,撒播到花树凹,罗岭乡,洛宁县,在孩子们心中埋下艺术的种子。
这是艺术与自然邂逅带来的奇迹,这是他的大梦想。
当艺术助力扶贫,当这个叫花树凹的地方变成爱和小镇,当世外桃源变成三彩国际陶艺村,不仅是曾经的贫瘠不见了,坑坑洼洼的土路变成了水泥坦途,变成了意趣盎然的陶艺之路;不仅是破旧的院子和平房变成了别出心裁的夯土墙建筑;不仅是8户把土地流转给他的村民的留在这里,做起农家乐,很快脱贫致富。
远不止这些。
会有越来越多的朋友来到小镇,会有越来越多样的艺术与自然的邂逅,深埋的种子等待合适的温度,生根,发芽,在人们心中开出一朵朵叫作“美”的明媚的花儿。
五
谁要在世界上遇到过一次友爱的心,体会过肝胆相照的境界,就是尝到了天上人间的欢乐。
我相信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说的这些话。
那种肝胆相照的朋友,愿你我此生都能拥有,都曾拥有,都会遇见,终将遇见。
即便没有,即便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我们还会遇到友爱。有时候,或许只是一种温柔的情感,一种难以言说的善意,也常常会让我们有前行的勇气。
也就是这两三年时间,当朋友圈从两三百人扩大到两三千人,当我有时候会苦恼看不到那些真正想关注的人的信息时,也会收到一些惊喜。因为那些新增的朋友,多是一些读者、作者、读书会的师友,常常在一些不经意的时刻,会收到他们温暖、鼓励的话语,就是这些话语,常常让我在一个人的时候会忍不住落下泪来。
我们终究是平凡人,这血肉之躯,谁不是平凡呢?
连那些巨人,那位要扼住命运咽喉的贝多芬,也是因为有那一些忠诚的朋友的扶持,给养,比如长期和他通信的韦格勒医生夫妇,也因为有那些介于爱与友情之间的温柔感情,长的或短的,都支撑着他,让他在孤独痛苦中创造出狂风暴雨,创造出炽热的欢乐。最后这些都远去了,在贫穷和病痛中,还有大自然给他最后的安慰。他说:“世界上没有一个人像我这样爱田野——我爱一棵树甚于爱一个人——”“在树林里我很快乐,很快乐,因为那里的每一棵树都传递着你的声音。——上帝啊,这真是太美了!森林里,山丘上,一片宁静,——这是奉献给你的宁静。”
离群索居,自我封闭,这生命最后的状态始终让人心疼,尽管它是宁静的。
智慧、友爱,终究是照亮人生漫漫黑夜的光亮。
愿温柔的情感和智慧的光亮,伴你每一个孤单的时刻。记得最后,还有像我们这样的朋友。
【作者简介】
冻凤秋,三毛部落文学平台作家,2018年度轮值主编。梦想成为理想读者,心田种字者,瑜伽禅修者,浪迹天涯者。
进入今夏五月,我决意把绘画的心力凝聚在蜀葵花上,专心画蜀葵。
到了六月中旬,顺利画完12幅,其中3幅融入了人物动物和乡村劳动场景,宁静的河流,蓝天白云,已不再是单纯的花卉。
12幅色彩各异的画,被排成两行铺在地板上,书桌上的花瓶里插着大把的蜀葵花,地下灿若云霞,整个空间生动华丽。好像一夜之间,蜀葵花长满了我的书房,自己沉醉其间,听它们娓娓私语,“昨日一花开,今日一花开……”,仿佛低吟着岑参的《蜀葵花歌》翩翩起舞。
蜀葵历史悠久,最早在我国蜀地被发现,距今已有2200多年的栽培史,后来传至世界各地,目前仅花色品种就有300多种。只要稍加留意,我们就会发现,蜀葵花是世界各国都看好的花卉品种。
在《中国花卉诗词全集》里,从西晋的陆机,到唐代的岑参、宋代的司马光都有对蜀葵花的描述。更有资料显示,唐代的李世民、卢照邻、张九龄、孟浩然、李白、杜甫、刘长卿、裴度、白居易、刘禹锡、元稹、李贺、韦庄,宋代的释正觉、晏殊、黄庭坚、陆游,明代的袁宏道,清代的乾隆,都有关于蜀葵花的诗篇。
岑参的《蜀葵花歌》中写道:“昨日一花开,今日一花开。今日花正好,昨日花已老。始知人老不如花,可惜落花君莫扫。人生不得长少年,莫惜床头沽酒钱。请君有钱向酒家,君不见,蜀葵花。”感叹时光易逝,人们要及时行乐。释正觉《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里的“南日蜀葵向,北风胡马嘶”句,非常有画面感。陆游《秋光》里的“两两蜀葵向背开”,不由使人联想到他和表妹唐婉的爱情悲剧。
蜀葵花花期长,从五月一直开到八月,叶和花可做菜可入药,是长寿吉祥之花。喜欢蜀葵花的文士和百姓,古来有之。
入夏后画的12幅作品,是对景写生的结果。因居家门前种有蜀葵,观察起来十分方便,但是花色品种少,去年也曾画过。我想要表现的,还没有在现实中遇见,必须走出去才有所发现。人一旦背起了行囊,就有了莫名的期待。尤其是第一次到陌生的地方去,总是在期待中怀着几分神秘和向往。6月30日这天,我是在洛宁县罗岭镇花树凹村度过的。
2015年春天,中国洛阳三彩国际陶艺村落户到了豫西山区这个美丽的小山村花树凹。花树凹村地处河洛文明发源地,距仰韶彩陶文化近在咫尺,是仰韶文化的核心区。这里,浓郁醇厚的人文气息,深厚的黄土坡地资源,遇到火与土结合的陶瓷,可谓天造地设。
山谷里,蓝色的亚麻花刚刚开过,格桑花、向阳花正在盛开。最吸引我的当然是蜀葵花。在原住村民家门前,在路口、在高坡一角,蜀葵花像一匹匹多彩的马,陶醉地绽放,静穆地低吟;站在高沿上的蜀葵,最引人注目。浅粉色透着妃色的大花朵里开着花朵,淡黄色里融入淡淡的橘粉,乌紫红的花朵里露出苹果绿,一株株从格桑花金盏菊之上挺拔而出,浓绿色的密林为背景,美若天仙。最出乎意料的是,成千上万口大小不一的陶瓷缸,或散落或聚集在河谷、山坡、田野、曲径、花间、树下。造型各异的陶瓷缸里,植着月季、绣球、金盏花、向阳花;有的经艺术家二次创作呈现出不同的美的造型,置身原野,光艳夺目,霸气得很;有的物尽其用,用来收纳被遗弃的废物。无论扮演什么角色,它们无不神采奕奕,仿佛有生命的力量在体内生长。
从高台上往下俯视,是一条“缸的河流”,这场景令人心头一震,觉得被什么东西猛击了一下,恍若一道闪电把我和蜀葵花和陶瓷缸瞬间连结在了一起,继而一幅幅以缸为载体的蜀葵花画面,在我眼前一一掠过,我好像大海上的夜行船看到前方灯塔的微光一样兴奋不已。我立即告诫自己,务必抓住这突如其来的感觉,把烟云般稍纵即逝的影像储存在记忆里。好像我做了一个白日美梦,梦到了前所未有的美景,惟恐一旦梦醒,会失去梦中所现一样。
夕阳西下的山谷傍晚,在中国陶瓷界屡获殊荣的洛阳三彩艺术家郭爱和教授,站在镶嵌着9000个瓷盏的一幅大型壁画前,为我们解读《宙》的含义:“这幅壁画名为《宙》,上面是星空,下面是银河系!”
我把目光聚焦在这幅深邃的画面上,其排列组合如成熟后的向日葵,靛蓝色、钢蓝色、紫蓝色、翡翠色、黑褐色、铁锈色、宇宙蓝,微透出红绿蓝紫的宝石釉、紫黑釉,星光闪烁,流光溢彩。虽为人作,宛若天开。
艺术给予人最有力度的就是刹那间直接的感受。我想,在这连绵起伏的群山里,在无数个晴空的夜晚,有一个人抬头看到满天繁星,看到清晰的银河系绵延于苍穹,正是这样多次地仰望星空,才有了《宙》这幅壁画的灵感吧。
郭爱和在给我们讲三彩艺术的时候,他多次提到仰望星空这个词。他就是一个仰望星空的人。
我从花树凹回来后,开始研究相关资料,继而全身心投入创作,用整整16天时间,画出了4幅以陶瓷缸和蜀葵花为题材的彩画,分别定名为《初夏》《清音》《天籁》《星河》。
我为什么选择缸作为绘画载体?因为我对缸抱有很深的情感。缸从远古走来,是我们中华文明的一部分。它功用非凡,贡献卓著。近在农耕时代,我们祖祖辈辈家家户户都离不开缸,我们用它来作容器,盛水、屯粮、沤酸菜、放案板、防火等等。缸是我们的祖先,是我们的生存伙伴,是家中的一分子。后来随着生活水准的提高,它们逐渐淡出我们的视线,退出历史舞台隐入幕后,有的甚至被打碎被遗弃。惊喜的是来到花树凹的艺术家们,把它们重新定位,重新唤醒其“生命”价值,如今成为独特的风景装点着大地。换言之,那些早被弃之不用的水缸、面缸、酱缸、醋缸、酸菜缸、吃水缸、泔水缸,无论陶缸瓷缸,或粗犷或精美,在艺术家眼里,都成了艺术珍品,稀世宝贝。
再往历史深处走,我们知道缸是中国最早的陶器。根据中华书局《中国地域文化通览·河南卷》里记载,在旧石器时代,原始人类已开始用火。在洛阳北窑遗址发现人类用火的痕迹,在荥阳织机洞遗址、南召小空山洞穴里都发现了用火痕迹和灰烬层。在许昌灵井遗址发现最早的陶器,为夹沙陶片。
进入新石器时代,原始手工业以制造石器和烧制陶器为主。大约在公元前5000年前后,中原地区进入仰韶文化时期。最早发现缸的器型,就是在仰韶文化时期。仰韶文化因首先发现于河南渑池县仰韶村而得名,是以彩陶和磨光石器为标志的一种新石器文化。
中华五千年文明,是世界四大文明中唯一没有断层的文明,而没有断层唯一的见证者,就是缸文化。其他的造型中间都消失过,只有缸这个容器这个器型,从七千年前发明,一直到现在很多家庭仍离不开这个器型,离不开缸。中国国家博物馆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彩陶缸《鹳鱼石斧图》,缸上画有鹳、鱼和石斧。《鹳鱼石斧图》,是中国陶瓷和绘画的鼻祖,2003年被国务院定为64件不可出国展出的珍贵文物之首,是国家博物馆镇馆之宝。
花树凹之行,我对什么是陶什么是瓷,有了清晰明白的界定。即不上釉为陶,上釉为瓷。郭爱和教授引经据典告诉我们,在汉以前没有“瓷”这个字。汉代出现了大量的釉色,烧成的器物和陶的质感不一样,而曰为“瓷”。
我在花树凹看到“缸的河流”,其实是一幅流动的画,取名为《容》。主人告诉我们,从高空俯瞰,她就是一个会呼吸有生命,不断成长又永远年轻的青春美少女。因为整个地球就是由陶瓷原料组成的。陶瓷是大地的女儿,所以陶瓷从人类诞生那一天,自从我们的祖先“钻木取火”有了火的运用以后,首先就出现了陶,尔后有了陶瓷。这一路走来,缸对我们中华文明的贡献颇大。
在花树凹,我被一种神秘的力量所驱使,懵懂踏进缸的世界,看到五彩斑斓的陶瓷,千载之下,犹有喜情会心。于是我把蜀葵花和陶瓷缸结合起来,将它们置身于石岩上、山谷里、溪流处、水岸边,是我心中的影像再现,也是对中华文明的致敬。希望它们在时间的长河里生命不息,魅力永存。
创作这四幅画,难度一幅比一幅大,仅第四幅就画了六天六晚。画出陶的肌理、瓷的纹路,并非易事。在《清音》这幅作品里,瓷缸的基础色是天空蓝加草绿、黛绿、花青,我是有意表现商鼎的颜色,以增加画面的历史感和现代感;在创作过程中,我力求在空间、结构、布局、属性、质地、色彩上有所突破,画出它们的灵魂。
沈从文先生说,寂寞是能长出庄稼的。既激情澎湃又暗藏风骨的《初夏》《清音》《天籁》《星河》,寓意多重,犹如班得瑞的音乐,是自然天成的回声,是远古生命的足音,是对缸文化的深情对视。我这样来表现蜀葵花,无疑是在花树凹在陶艺村得到的启示。一位父亲对儿子说:“彼得,种树吧!因为在你睡觉的时候,它也会生长的。”我庆幸,我在种树,在那高崖山川河流低洼水草之间。
感谢君邻读书会和三毛部落的缘分,感谢生命中的每一次遇见。
【作者简介】
李玉梅,三毛部落发起人、联合创办人。笔名李毓梅、梅溪,作家、画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央电视台三十集大型纪录片《中原大发现》总策划。在原河南经济报首开“中原文化名人系列访谈”专版50期,历时三年。自2016年初始在河南日报中原风开“梅溪笔墨”专栏。在《中国与世界》《散文选刊》等报纸杂志发表一百多万字,先后获省级创作特别奖、一二等奖5次。出版《成功者访谈》(合著);国画代表作《长寿柏》《亚马逊河长卷》、《百花长卷》。
如果你想预测中国科技公司何时会走出青涩时代,只需看看美菜(Meicai)。
这家公司的中文名寓意“美丽蔬菜”,在其app上,餐馆可以直接向农民采购食材,现估值70亿美元。
然而,正当私募资金涌入这些承诺要改变一切事物——包括蔬菜水果商、食品配送、二手车销售——的app时,市场却受到了惊吓。
在美国,科技行业遭到抛售似乎与基本面关系不大,而更多与大环境有关。与美国不同,中国科技行业在几个方面看起来很脆弱:从语义上、数学上和流动性方面。
首先是语义上。在中国,与在亚洲大部分地区一样,科技是一个范围很广的概念。许多“科技”企业既没有高科技含量也不属于新兴行当。美团点评等应用承诺要收集大量数据,但一直以来企业就在通过积分卡和促销活动来了解客户。作为一个餐饮配送服务平台,自9月中旬首次公开募股(IPO)以来其股价跌掉了五分之一。
这导致了第二个问题:科技这个标签会抬高估值和市盈率(有的话)。根据彭博社的数据,作为中国科技企业领域“教父”般的存在,腾讯和阿里巴巴自今年早些时候达到峰值后,合计蒸发了相当于一个阿里巴巴的市值,但以今年的预期盈利计算,它们的市盈率仍在27至30倍之间。
腾讯的预期市盈率为30倍,轻松领先与其最接近的美国企业Facebook。今年进行IPO的科技公司,大部分甚至没有盈利可供计算估值。
当资金水龙头正在喷涌,但流动性正在收紧。人民币资金已经枯竭,这是国有企业和其他由政府支持的投资机构蒙受了亏损、信贷市场收紧、美中贸易战引起市场焦虑等因素所导致的。现在有些人认为,美元流动性状况出现不稳定也是出于类似的原因。
今年蜂拥上市的30家中国科技公司中,大多数股价都已经破发。流媒体服务腾讯音乐娱乐集团推迟了上市,而叫车应用滴滴出行和金融服务企业蚂蚁金服表示,上市最早也要明年。
美菜在春季和夏季绽放后,接下来面临的是枯萎的季节。